“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资料 2019年第03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第二讲)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1.【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宝贵成果】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

(2)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

(3)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

(4)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

(5)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2)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

(3)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水平。

(2)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

(4)全面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5)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6)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水平。

 

2019年成都市双流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28日,成都市双流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双流区委副书记、区长鲜荣生代表区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有3件诞生在双流,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区排名第37位。

1.【双流经济发生积极变化】

A.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亿元,增长8.4%,超目标任务的0.4%。

B.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3亿元,增长11.1%,超GDP增速的2.7%,超目标任务3.6%。

C.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17元、26877元,分别增长8.2%、8.5%。

D.签约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

E.投资240亿美元的紫光存储器制造基地开工建设,新增市场主体1.5万家、注册资本503亿元。

2.【双流城乡环境更加优化】

A.空气优良天数229天、增加13天。

B.建成79km空港绿道、160亩爱心公园二期。

C.妥善处置33个突出环境问题。

D.建成13个小游园微绿地。

3.【双流市民生活持续改善】

(1)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A.建成安置小区101万平方米、安置12433人,新分配公共租赁住房1152套。

B.地铁3号线二期开通运营,地铁5号线实现轨道连通。

(2)教育资源均衡供给

A.建成7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6540座。

B.引育省市名优教师71名。

C.为5.6万名学生发放教育资助1.6亿元。

(3)医疗条件有效提升

A.引育高级医技人才56名。

B.区妇幼保健院与华西第二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医院。

C.区一医院迁建工程抓紧推进。

二、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4.【空港门户形象更靓】

A.提升空港公园城市形态

B.优化空港公园城市空间

C.做强空港公园城市功能

5.【发展动能更强】

A.突出抓好自贸改革

B.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C.推动财政金融互动融合

D.激活科教资源优势

E.放大开放平台功能

F.强化对外交流合作

G.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6.【民生保障更有力】

(1)新增公办学位8000座、国际化学位1320座,引育名优教师(校长),引进高端学校。

(2)高质量完成区一医院搬迁投运,加快建设华西国际医院,创建三甲医院2个,新增三乙医疗机构2个、医疗床位1500张,引育副主任以上医师。

(3)力争到2020年新建安置小区17个,让在外过渡人员早日入住温馨之家、过上安心生活。

三、2019年工作重点

7.【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A.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B.规上工业值增长8.5%。

C.服务业值增长9.5%。

D.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长10%。

E.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9.5%。

F.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G.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3%。

H.全社会研发增长12%。

I.万元地区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降低。

J.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8.【提质航空关联产业】

A.打造生物产业之城。

B.打造电子信息之谷。

C.支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企业向适航领域转型升级。

D.航空关联产业突破1200亿元。

9.【做强航空核心产业】

发展六大航空核心产业集群:

航空运营服务、航空制造维修、航空物流、跨境贸易、航空金融、航空总部。

10.【打造空港国际门户】

A.拓宽开放通道。

B.扩大国际交流。

C.用好开放口岸。

D.深化区域合作。

11.【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A.通过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B.通过“松绑”“减负”“赋能”优化营商环境。

C.通过加强法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12.【办好惠民实事】

A.提供优质教育

B.提升健康品质

C.推进文化惠民

D.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E.坚决织密民生保障网

13.【推动乡村振兴】

A.发展都市农业。

B.推动产业融合。

C.加快新村建设。

D.拓宽增收渠道。

E.推进全域旅游。

14.【建设美丽宜居空港公园城市】

A.规划得更科学。

B.建设得更美丽。

C.治理得更精细。

D.双流更靓丽。

E.环境更宜居。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审议。

一、【2018年工作回顾】

1.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

(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

(3)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4)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3.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

4.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5.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

6.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二、【2018年主要工作】

1.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2.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4.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5.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动力继续增强

6.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

7.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8.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1.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

(2)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4)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

(5)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

(6)农村平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7)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2.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3.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4.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

四、【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

(一)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

2.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3.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

4.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5.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

6.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1.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

2.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3.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

(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1.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2.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3.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4.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

(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1.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2.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五)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1.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2.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3.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1.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2.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七)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1.持续推进污染防治

2.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3.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

1.加强国资国企改革

2.下大力气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3.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九)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1.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2.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3.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4.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1.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2.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

4.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5.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